每天清晨,烏蘭浩特市鐵西街鋼花小區的王杰老人都會帶領幾位老人到小區轉上幾圈,清理垃圾、整治環境,為居民營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她們的帶領下,越來越多的社區居民、老黨員、老干部加入到隊伍中來。這支群眾自發組成的“創城大媽”志愿者隊伍,已經成立兩年多了,也成為烏市創城工作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這支志愿服務隊伍由社區黨員、退休干部、廣場舞隊伍等社會多元主體力量凝聚而成,為社區居民、殘疾人、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廣大市民提供了豐富的社會服務,參與社會治理助力創城工作。”烏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張立新介紹,“創城大媽”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富有特色,取得了明顯成效。
“創城大媽”隊伍由社區書記任組長,社區主任任副組長。圍繞群眾的現實需求,以街道黨工委為基礎,初步建成了由233支特色志愿服務團隊組成的“創城大媽”隊伍。如今,志愿者們活躍在社區的每個角落,為社區環境帶來了改變,提高了群眾對創城工作的知曉率、參與率、支持率和滿意率。
目前,烏市9個辦事處均已成立 “創城大媽”隊伍,在全市48個社區、527個小區,每個小區至少一名熱心創城事業的“創城大媽”參與全市創城工作。同時,在各街道的醒目位置設置了社區宣傳欄,繪制了“創城大媽”區域平面圖,制作了“創城大媽”標志帽和“創城大媽”水杯,烏市創城辦還給配備了印有“創城大媽”字樣的創城馬甲。
“創城大媽”志愿服務于社區、小區間,每周至少安排志愿活動一次,開展文明創建宣傳、環境衛生整治維護、為空巢老人送溫暖,執守垃圾房,清掃垃圾等活動,積極投身“五城同創”工作建設。
烏市不斷探索創城工作新模式,在全市開展“創城大媽”志愿者服務工作機制,深入開展文明城市創建宣傳普及活動,不僅起到黨員干部“連心橋”的作用,而且成為搭建社情民意的“大通道”,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促進了基層社會治理創新。
□譚艷麗